2020全國彝文書法理論研討會征稿
《紅河學院學報》特色欄目“彝學研究”受矚目
《紅河學院學報》彝學研究欄目2020年火熱征稿
首屆滇南彝語故事網絡大賽征稿啟事
首屆滇南彝語故事網絡大賽的緣起說明
紅河學院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2022招生宣傳
《紅河州彝族志》的九大學術貢獻
探訪彌勒市巡檢司阿哲刺繡工作室
何勁松先生舉行網絡視頻培訓講座
普長壽老師舉行網絡視頻講座
李朝旺老師舉行網絡培訓會
《尼租譜系》:記述102代先人的曠世奇書
玉溪新平:畢摩李加榮與他的百部彝文古籍
北京地區彝文古籍總目
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的彝文古籍(2008-2016)
彝文古籍及其研究價值
石林縣彝文古籍《納多庫瑟》列入《國家珍貴古籍名錄》
遇見詩神--涅努巴西先生
“全國首屆當代彝族文學研討會”在楚召開記事
依烏:許多像我一樣若有所思的人,恨不得把詩都寫在橫幅上!
彝族詩人阿蘇越爾獲得《民族文學》2018年度獎專訪錄
《阿西里西的故鄉--板底彝族古村落》出版發行
涼山脫貧攻堅題材作品《懸崖村》正式出版發行
彝族畢摩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
彝族“畢摩世家”:四代人接力傳承的畢摩夢
彝族羅婺部畢摩服飾簡述
被國內外學者譽為“東方金字塔”的彝族向天墓
行走在哀牢山上的誦經者--新平縣老畢摩李永才
當代涼山城鎮彝族畢摩、蘇尼現狀調查
安毅夫:《簡明彝漢字典(貴州本)》序言
支格阿魯祭祀經籍《德培好祭經》出版發行
首部彝文新史詩《海雀青松譜》出版發行
《貴州世居少數民族文學史彝族卷》出版發行
《那坡彝族開路經》
人類的記憶遺產:《西南彝志》《彝族源流》
彝文文獻《阿詩瑪》與《格魯審波妮》比較研究
1956年對新老彝文的討論及認識
伍精華對制訂和確立《彝文規范方案》的貢獻述略
《梅葛》的搜集整理與出版
云南省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的發展歷程
回顧搶救彝文古籍工作
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
楚雄州首個彝族畢摩文化傳習所掛牌成立
涼山州教育基金會促進雙語教育專項基金成立儀式在西昌舉行
古藺縣石屏鎮彝語彝族文化培訓班開班
牟定縣文化館舉辦彝族左腳舞歌舞樂傳承保護培訓班
《西昌彝學》編審會召開
行走在哀牢山上的誦經者
李文學起義與刀成義及哀牢山
一代畢摩何四八甲與木刻經典《色尾處莫》
美國學者范秀琳研究滇西彝語獲成就
丁椿壽先生學術研究業績簡介
《彝文規范方案》發起人及其他
納真阿凡:我和山鷹組合的故事
阿諾阿布專訪吉克曲布:所有的道路都是回家的路
山鷹組合:飛翔30年的歌唱
瓦其依合,一位彝族音樂人的脊梁
南澗縣彝族打歌
永善縣彝族組合獲云南群眾文化最高獎“彩云獎”
甘洛:幸福之光照沙都,村民笑顏遷新居
黑雞飛進大涼山,彝鄉有了“金鳳凰”
納樓茶甸:紅河流域最大的彝族土司
大山中的可邑小鎮,阿細人心中的桃花源
攀枝花竟藏著一個傳統古樸的“江南小鎮”,還被評為“四川美麗古村”
武定水城河:村貌“靚”起來